市政污水厂运行优化管理(一)--1
我国城镇建设越来越完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排水也得到了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在城镇中,生活污水通过城市底下的污水管网收集汇流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然后在污水处理厂中,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的降解后,各项指标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排出系统之外,完成了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通过多年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城镇居民的生活排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处理,直排进入自然水体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对城镇水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城镇污水厂基本的环境功能已经得到了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城镇污水厂的发展已经到了顶端。
我国各地的城镇污水厂在大规模的建设期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最终遗留下来,对污水厂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完成转入运行后,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这些问题的整改,让污水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不正常的运行状态中。后期我国各地市由于地方环境标准的变化,对污水厂的排放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中,污水厂需要不断地提标改造才能满足地方的排放标准,这也使污水厂大量的精力物力都投入到了不断地升级,不断地修正建设中的失误中,没有到达一个稳定的运行状态,更谈不上优化运行了。
在经历了多年的建设和提标改造后,国家政策不再督促各地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大建设已经结束,政策的导向开始向污水厂的高质量运行方向倾斜,比如今年开展的绿色标杆污水厂的评比等工作的开展。污水厂未来的发展不再是建设为主,而是对运行的改善和保障上进行,优化运行成为污水厂的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从这一周开始,公众号将开展一个新的系列文章,对污水厂的运行优化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并参与讨论。
一、污水厂的优化运行概述
1、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污水处理厂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以最低的运行成本和最小的环境影响实现稳定、高效的运行。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涉及工艺、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大多数污水厂的管理人员对于污水处理的优化运行还缺少足够的认识,日常的运行仍以维持和被动的运行为主,导致污水厂的工艺运行不稳定,活性污泥的生物功能发挥不完善,污水处理全过程中能耗、药耗、成本居高不下,设备的被动维护管理等等。污水厂的优化运行需要运行管理人员从污水处理的系统出发,对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这对于大多数刚刚完成建设和提标改造的污水厂来说,这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公众号将通过这个系列文章和大家探讨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管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提示和思路。
3、污水厂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正确的工艺操作和维护对于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运行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和规范的运行污水处理厂可能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例如,如果污水厂的设备维护不当,某台设备的损坏会破坏污水处理的某个环节直至影响全部过程,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污水厂的出水超标,导致排入环境水体后影响断面监测数据,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构成重大风险;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污水处理厂的曝气设备可能会出现腐蚀、结垢和堵塞问题,导致效率降低和水质下降;如果污水处理生物处理工艺没有得到合理的发挥和利用,会导致由于生物系统的额外弥补的化学补充造成能源、药剂消耗增加和处理过程更加复杂进而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优化运行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最终实现污水厂在达标前提下的能耗药耗的改善,成本的降低,还有碳排放的控制。